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

量子全息圖 : 自然之心


美國太空人艾德加.米切爾 ( edgar d mitchell,September 17, 1930 – February 4, 2016) ,在完成登月任務,返航地球的途中,感受到自己全身細胞和宇宙中的天體產生共鳴,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,伴隨著狂喜(Euphoria),類似古印度所說的"自尋神髓體驗"(self-compass Samadhi experience)。他解釋這種體驗是"當你看著數個分離的物體,卻感受他們互相連結。"為了要找回這一份"天人合一體驗"的發生原理,用科學方法重建此現象的機制,他成立了"思維科學研究所"(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)。

筆者將會介紹一些思維科學研究所的最新資訊,補充理解前文關於"量子資料庫"的概念,附上原文及影片網址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。
http://noetic.org/research/overview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QuFtyruewo&index=13&list=FLkhgf6MiKM8b5T-buayhYNg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08stqUr0yY&index=12&list=FLkhgf6MiKM8b5T-buayhYNg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BDrYTGgmyg&list=FLkhgf6MiKM8b5T-buayhYNg&index=14


科學起源於唯物論者的概念,觀察物質以及物質之間的互動,與心靈或意識毫不相關。一直到19世紀末之後,普朗克與愛因斯坦,以及20世紀初的偉大科學家們,帶來了量子力學,證實了笛卡兒二元論的錯誤,身體(物質)與心靈真的會互相影響。

不幸的是,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,學術界物理界卻還是緊抓著二元論不放。說道心靈與意識,意識的基本定義是從知覺開始的。一直到最近幾年才被大家所重視。我成立"思維科學研究所"已經38年了,一直努力不懈。

現在終於有研究成果,也就是"量子全息圖 : 自然之心"。這是艾德加.米切爾幾年前寫的一篇論文,是為了讓這個理念能持續發展,並組織科學家社群。

巴克敏斯特·富勒曾說 : "如果想要理解人類的處境,就必須先了解宇宙。"所有偉大的神秘哲學卻都說 : "如果想要理解宇宙,就必須先了解自己。"他們倆個都是對的,因為證據顯示我們居住在一個能夠自我管理、有智慧又有創造力的宇宙,它還能夠運用嘗試錯誤法、會互動、會參與學習利用"非本地連結的資訊"而優化它的量子系統。

過去30年基金會花了好長時間研究,過去的15-20年,甚至也許多人跳進來搭順風車,驗證了我們接下來要解說的研究成果與細節。所以,我們生活在一個會自我進化、有智能的宇宙中。我們也是這個宇宙的一部分,無法跟它分割,整個系統都是相連結的。

那是因為我們都是物質組成的,而所有物質都來自初始的能量源頭,我們叫它做"零點能量場"。現在我們甚至可以撰寫出,能量如何轉變為物質的方程式。但我們仍未研發出如何實現能量轉變成物質的科技。該如何從這裏面提煉能源,也是工作團隊的重要目標。

"德爾菲神諭"說 : 我們必須理解自己。身處於現代,我們必須重新詮釋這句話 : "理解自己就是,與快速變動又進化的世界互相連結。"

這個新的科學發現,能夠解釋一些謎樣的現象。 像謝德瑞克 (Sheldrake)的型態場理論,謝德瑞克是個生物學家,當他與動物一起工作時發現了型態場的存在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yiGQTWuvrE


比方說,某個品種的老鼠正在學習走迷宮,實驗就在謝德瑞克的家鄉英國進行著。這些老鼠走出迷宮的時間平均紀錄為X,當你搬到澳洲,用當地同一個品種老鼠作相同實驗,走同樣的迷宮,會發現澳洲老鼠的完成時間比英國老鼠的成績X更快了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3yVckhYlk8

換句話說,老鼠們學習的更快了。為什麼? 因為有一個能量場,把學習的資訊紀錄進去了。這個能量場裡面的學習資訊能夠讓相同品種的老鼠讀取。謝德瑞克將它稱之為"型態場"。謝德瑞克的型態場也是源自量子全息圖現象。謝德瑞克的型態場是其中一個需要更多的解釋去支持的現象,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。

量子全息圖可以替大部分靈異現象提供解釋模型。這一類謎樣的現象還有 :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、共時性、阿卡西紀錄、Benvenuti水的記憶、順勢療法、心電感應、第六感、念力、輪迴、遙視、自我學習的宇宙、知覺如何形成、意識的本質等等。


量子全息圖,筆者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 : "生物的生理機能、意識與活動可以用3D量子全息圖的方式,儲存在宇宙中某個零點能量場,必要的時候提供生物下載或上傳全息圖資料。是宇宙中固有的資訊網路。"(根據普朗克假設(黑體輻射與零點能量),科學家假設零點場(zero point field)可以做為量子全息投影的資訊儲存空間。)

量子全息圖的工作原理,一切都要從量子的吸收與排放說起。所有物質在分子狀態下都會持續排放量子,並再度吸收量子。物理學家Schempp發現量子排放是相干(Coherent)且帶有資訊的。量子全息圖已經被MRI Tomography(核磁共振斷層掃描)驗證為真。
量子全息圖的特性有 :
  1. 是以相位共軛自我調整共振方式運作(Phase-Conjugate-Adaptive-Resonance )。
  2. 大腦的作用是相位閘門。(以類似蝙蝠、 海豚、 鯨魚使用聲納信號發送和接收反射回去找到目標的原理,動物必須先創建關聯模式以辨識外部物件的量子排放,重疊信號的諧振資訊。 這個共振過程稱為"相位共軛自我調整共振"。 這是利用駐波產生共振的條件下,使大腦能夠處理,在 3 維空間中找到的物件的位置。)
  3. 以諧振方式重建資訊。
  4. 儲存或重建時,需要用3D空間與時間去定義它。
  5. 物理上已經證實,而非數學上可證。
  6. 所有物質都有量子屬性,量子特性不只存在於次原子粒子。
  7. 量子全息圖是波的屬性。



睹物思人、觸景傷情,都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呼喚量子全息回憶的案例。而遙視能力的開發,更能帶領我們深入探索量子全息圖所構築成的宇宙資訊網。當觀看某物體排放的"非本地"量子全息圖時,觀察者需要一個象徵物(Icon)來重建該物體的諧振,此象徵物可以是一滴血、一根頭髮、雕像、照片等等。而知覺也被發現是"非本地"的諧振,回憶也不儲存於大腦。
最新的研究發現也指出,物質可以是資訊的參考物,意思是物質可以充作自己的零點場,例如廟宇、教堂、塑像,接受越多人意識凝聚的諧振,儲存的回憶越多,感應力越強。

 
 
"被迷途的羔羊"公開社團,歡迎加入